《水浒传》中的精神值得提倡吗?
《水浒传》中的精神,应该是值得提倡,替天行道,所谓天道就是自然规律,自然法则,***有道德,***遵法纪,天下自然太平,象岳飞说的那样,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天下大治。
施耐庵先生的《水浒传》精神,是老百姓最朴素,最贴近人性的,梁山好汉大多是逼上梁山,不是自愿,梁山的替天行道的宗旨,是对主流社会欠缺的补充,而不是反社会,是一种社会改良思想,而不是想推翻原有社会体制,是一种温和的反对派。
中国古代几种常见的思想体系,仙佛体系,讲的是因果关系,报应理论;青天体系,执法严明,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追求理想中的公平正义;侠义体系,替天行道,除强扶弱,劫富济贫;改良体系,本着治病救人的思想,类似于现代的鲁迅思想;最后是改天换地体系,如李自成,洪秀全等……
而梁山是侠义与改良并存的体系,如果大宋能正视,金与蒙古的铁蹄不可能有机会践蹅华夏文明。岳飞死于宋高宗的猜疑与愚蠢,源于宋王朝的重文轻武,源于对武将的恐惧,而自毁长城!
《水浒传》精神,是以忠君爱国为主旋律,以替天行道,保国安民为基本原则,本人认为《水浒传》精神值得提倡,是本人一孔之见,不喜勿喷!
提倡这本书与好汉们是否替天行道是两个事情,混为一谈并不合适。
书中内容虚多余实,无论替天行道还是除暴安良,本身都不是真实。我们谈论这本书,不是因为它具有‘起义’精神,而是因为它阐述了很多本质。比如说:
很多人想不通招安为什么没造成内部分裂,其实就是因为大多数好汉的本质,他们并非不满于皇帝,而是不满于朝廷。他们仍认可当时大环境下的纲常礼法制度,只是因种种缘由才‘落草为寇’。在《水浒》中,严格而论只有阮氏兄弟等极少数才是农民(渔民),但即便他们,也并不反对招安:
打鱼一世蓼儿洼,不种青苗不种麻.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
老爷生在石碣村,秉性生来要***.先斩河涛巡检首,京师献与赵王君;
谢谢邀请!
所谓“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的“精神”或提法根本不值得提倡。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靠个人或梁山好汉这样的团伙,用以暴易暴方式来行“天道”是根本行不通的,也不是可持续的。
先来看什么是天道?《老子》说的很明白: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通俗说,天道就是截长补短、均贫富。所以“梁山精神”就引申出“劫富济贫”之类口号,但仅仅是口号而已,不可能真正兑现的。
暴,指社会一切明的暗的软的硬的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地痞流氓(西门庆、镇关西之类)算低层次的,贪官污吏(高俅、蔡京之流)是高层次的。
现代社会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把“暴”关进民主制度 + 法治的笼子,才有可能达到真正的“除暴安良”。如果不靠制度和法治,这样的“暴”徒,杀了一个还有一拨,会“春风”吹又生。
古来很多梁山式举动,陈胜吴广到洪秀全,打着的类似口号,其实是想忽悠老百姓跟随,做了改朝换代的工具。只不过有的成了,有的败了。而“暴”却依然虎虎有生气的存在着。
“除暴安良,替天行道”是古代人们对“暴”现象痛恨而无可奈何下的一种幻想,一剂安慰。他们幻想能够有一个侠客、一群梁山好汉以超凡武力抗暴除暴,或幻想有一个两个“阿凡提”似的智者用机巧整蛊恶霸——从而达到一种现实中不可得到的快意和安慰。但只能起到暂时的宣泄和***作用。
但这些都靠不住嘛!就说水浒好汉们吧,除鲁智深还算得上而外,其他的都不太经得起推敲。就是鲁智深,也只是那种内心因善而自发的路见不平一声吼、三拳打死镇关西。武松,私仇抗暴,而且还滥杀无辜。李逵更只会手持两柄板斧、赤条条向人群“不问皂白、排头砍去”……其余李忠周通时迁之类,鸡鸣狗盗之徒就更不消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