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机构教育环境创设的要求有哪些?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创设的要求有自然、朴素、美观、安全、亲切。
1、所谓“自然”的要求,就是要充分利用自然物,充分体现自然环境的特点。
2、所谓“朴素”的要求,就是要尽量做到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综合利用。
3、所谓“美观”的要求,就是要做到布局合理,从整体到局部都符合儿童审美需要。
4、“安全”的要求就是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环境要保证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5、“亲切”的要求是指我们为儿童创设的环境,要使儿童感到亲切。
要求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性: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必须保证孩子们的安全。这包括安全出口、防火设施、安全门窗等,以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2.卫生与清洁:教育环境应该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确保孩子们的健康和卫生。
3.空气质量:教育环境应该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保持空气流通,并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4.照明与***光:教育环境应该有充足的自然光线和良好的照明设施,以提供适宜的学习和活动环境。
5.儿童友好性:教育环境应该符合儿童的身高、体型和行为特点,提供适合他们活动和学习的场所和设施。
6.功能区划:教育环境应该合理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如教室、游戏区、休息区、图书角等,以满足孩子们的不同需求。
7.***丰富性:教育环境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包括玩具、图书、艺术材料等,以促进孩子们的综合发展。
8.安全设施:教育环境应该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防护栏、防滑地板、安全插座等,以保障孩子们的安全。
最早设立国子学的朝代?
国子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晋武帝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始设,与太学并立。机构设置为博士五人,正五品上。掌教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从二品以上曾孙为生者助教五人,从六品上。掌佐博士分经教授。直讲四人,掌佐博士、助教以经术讲授。
历史沿革
晋武帝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始设,与太学并立。南北朝时,或设国子学,或设太学,或两者同设。北齐改名国子寺。隋文帝时以国子寺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炀帝时改国子寺为国子监。唐宋亦以国子监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元代设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国子学,亦分别称国子监。明清仅设国子监,为教育管理机关,兼具国子学性质。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设学部,国子监遂废。国子学(国子寺、国子监)与太学,名称虽异,历代制度亦有变化,但俱为最高学府。惟当两者并设时,国子学之教育对象乃属于更高级统治者之子弟。
国子学创设于魏晋南北朝。国子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晋武帝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始设,与太学并立。机构设置为博士五人,正五品上。
明朝时期行使双京制,在南京和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学,即国子监。设在南京的国子监被称为“南监”或“南雍”,而设在北京的国子监则被称为“北监”或“北雍”。南京国子监始建于东吴永安元年(公元258年),规模宏大,延袤十里,灯火相辉,盛况空前,当时邻邦高丽、日本、琉球、暹罗等国“向慕文教”,不断派留学生到南京国子监学习。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是中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