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强基计划能报几所高校?
- 教育部试点「强基计划」强化基础学科,对各学科会产生哪些影响?
- 国内多所高校公布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主要招收哪些专业?去年为什么不少大学没有招满?
- 你对教育部最近发布的强基计划怎么看?对高考学生有哪些利弊?
山东强基计划能报几所高校?
根据2020年强基***招生情况来看,几乎所有学校都有限报要求,报名强基***的考生只能报考1所院校,但可以选择1~5个专业,即以“限报一所高校+X个专业”的形式为主2021年强基***能报几所大学,还会限报一所吗?
目前,各高校招生简章还未发布,具体政策如何还是未知数。但根据2020年的报考情况和出现的问题,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大胆预测:如果2021年强基***可报考高校数量做出调整,“每个考生可报考3所高校”将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数字,这样,考生就可根据自身情况选则“冲刺、稳妥、保底”三档学校,从而大大降低报考失误风险。当然,2021年强基***究竟如何调整还需要以教育部未来发布的政策为准
教育部试点「强基***」强化基础学科,对各学科会产生哪些影响?
我认为对各学科影响不会太大。因为该学的学生有没有这个***都要学,不想学的,就算有这个***也不会学。原因听我慢慢道来:
先看***的指导原则和思想:
“服务国家战略,招收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战略是什么?是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
说明,针对的只是极少部分人。
我们具体看文件规定的强基***要求学科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历史、古文字学和哲学这七门学科。不但都是基础性学科,同时也是近年来报考的冷门专业,这说明强基***所选拔的本就是偏门的人才,是对这些学科感兴趣的学生。也唯有如此才能在后期的学习中坚持下来。
但是,不可否认,该***的出台会让高考更加公平了。毕竟自主招生的阴暗面太多了。大家认为呢!
国内多所高校公布强基***招生简章!主要招收哪些专业?去年为什么不少大学没有招满?
强基***主要招收对基础学科有浓厚兴趣且成绩有优势的考生。目前各个院校强基***政策纷纷出来,有兴趣的考生可以根据相应流程申请。
为什么去年强基***不少大学没招满,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学校的分数、体能等等要求考生最后没有满足条件,二是考生高考的成绩远高于当初强基***填报的学校层次而放弃填报。
希望对你有帮助。
你对教育部最近发布的强基***怎么看?对高考学生有哪些利弊?
强基固本看似慢,开始效果不明显,但只要走入正轨,那以后就是越来越强,不容易出现反复。这是慢工出细活,需要家庭,社会,学校多方协作,从小学、中学、大学乃至研究生一以贯之,不断积淀,最终才能出成果。
在我看来,强基***主要是为了解决高校天坑专业研究生生源问题。同时也捎带上几个难就业的文科专业。高校论文大户,生化环材专业会普遍进入该***,并推行所谓“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政策。
很多人都从高考的角度来谈。其实政策制定者(也就是各个高校的高层)其实并不会太考虑这一点。因为高校的绩效很大程度上都是看研究成果。最硬的数据就是各个基础学科发表的论文水平,各个高校拼的***见红。而这些论文主要是研究生在一线做出来的。搞好本科教学属于政治正确,但是没啥量化成果的这种事情。
强基***主要要解决这两个问题:
1、砖工水平下降问题。最近几年来伴随生化环材学科研究生扩招而来的研究生生源质量下降的问题日益严重。尤其在开放外校保研后,一些中流985院校连自己的本科生都难以留下了,取而代之的是什么“没听过的学校考来的”(某教授语)。这些专业无论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生源真如同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2、砖工脱坑问题。即使在相对稳定的本科阶段,也有相当多数的人,面对新兴行业高一个数量级的工资水平,赶紧转专业走人,或是大三就开始准备跨专业考研。这也解释了同样是基础研究领域的信息科学为什么没有进这个***,因为IT专业本身火爆。
再加上,这些都是体力密集型专业,特别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师生关系特别紧张。屡屡传出研究生***新闻难道基本不都是所谓强基***内的学科吗?
在这个信息通透的时代,什么“二十一世纪专业”的牛皮很***破。你百度一下某些专业,排第一位的就是知乎的劝退吐槽。但是高校不能放弃生化为代表的学科,因为主要靠这些学科刷SCI论文数据。这样的利益格局下,尝试玩过的花招有[_a***_]班,大类招生,提前批等等。现在这个“强基***”不过是集成了之前这些手段,同时吸取了学科竞赛自主招生进来的学生纷纷换专业这个教训,进而要更胜一筹:一锤子买卖,直接本硕连读,或者本硕博连读,尽量保障学生不换专业不转行,保障廉价劳动力贡献至少五年青春在所谓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