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针对学生睡眠、作业等问题密集发文,出了学校如何落实?
谢谢!张銠狮教育观察的邀请!
我有两个孩子上小学,女儿上六年级,儿子上四年级。年初因疫情困在家时被动的陪孩子们上了一段时间小学的课程。说实话,女儿的作业我辅导不了,大部分都不会。儿子的马马糊糊,就是有些数学题,也是做不对!是我太笨吗?
女儿的成绩中下,儿子是没出过后五名的“后排精英”。哈哈!我都不好意思说!年初儿子上网课,学《守株待兔》,我蹲在一边看他读背,我特么的都会背了,儿子就连读还是磕磕巴巴的。我问他,为啥记不住,儿子说,太绕嘴了,就比如‘因释其耒而守株’这一句,我还不知道是啥意思。我说,这不是老师刚讲过这句话的意思,‘放下手中的农具去守在树桩旁’吗?老师为啥不让背这句容易背的,而非的让背那句绕嘴的,还一转眼就忘的那句呢?我一想,是啊!我当年学的可不是文言文啊!这啥时候改成的文言文,这是为什么呢?!
上英语课了,我一看就头疼,这不是我上初中一年级时候的课程吗?现在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课程起点啥时候这么高了?!是国家认为现在的孩子全聪明,需要这么高的起点?还是我太笨,生的孩子也是***?!
是呀,我这个学渣,当年才初中毕业,一下学,直接进入了,社会这个大学。搬过砖,砌过墙。养过五年猪,因为没有高中毕业证,放弃了考兽医师的机会。防盗门厂干了四年,一把手电钻可随意开门进屋。做过三年钢结构,不用三角函数,就能算出来楼梯,旋转楼梯的角度,步数。现如今是一个可熟练使用PLC控制器的电工。我笨吗?
昨晚值夜班和总包的现场管理无聊间说话,领导竞虚心的问我,现场正在工作的‘气体反循环’工作原理,他说,‘我明白,液体正循环,就是想不通反循环是如何工作的’。我说,正循环,是从管道上方把液体向下压的。气体反循环,是把气体用管道输送到下方,再释放,利用气体向上的原理,把沉渣带出来。实际上我用文字给他解释还是不容易明白,干脆画图。
企业用人是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可偏偏大部分是外行在领导者内行在做事情。因为他们是大才,有文凭。
我不知道现在的教育是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还是自以为是的改革!还是自以为学生需要学那些所谓的课程和内容!你是在大浪淘沙,不是在育才!!
最后用网上的一个段子做结束:高考后是这样的,一流学生搞科研,二流学生打工,三流学生当老板!真是这样吗?
我很愿意相信教育部针对学生所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规定都是用心良苦,想给孩子们作业减负,想让孩子能够休息好,从而有一个更好的生长环境。学校方面也很容易落实,不用担心教师不认真教学,先不说学校还有一整套管理考核教师教育教学的办法,就是没有主管部门的严格要求,绝大多数老师也会堆得起这份良心活。
问题的关键之一,是家长如何对待自己孩子的教育,如果不消除家长内心孩子升学就业的等等焦虑,***抱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短浅认识,那一定是在家长中掀起新的一轮补课大战。但现实这种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不消除,想要改变家长的思想认识,至少在近期是比较难的的。
问题的关键之二,是如何引导合理安排孩子课外的时间,让孩子放学以后无休止地补课和写作业肯定不好,让孩子满天飞或者沉迷于游戏和看电视,估计许多家长也不放心。
那有没有一个好的课外活动安排,既能收住孩子们狂野的心,不放纵自己,同时又不必深陷补习、题海之中呢?其实生活之中处处都是知识和学问,而且在生活当中孩子学到的知识更多的是活灵活现的趣味知识,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参与学习兴趣。***如我们的学校能够和社区沟通结合,多开放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的场所,比如办一些公益性质的航模兴趣班、书法爱好班、手工编织班、体育竞技班等等,不但可以让孩子们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把书本知识融入进去,也可以锻炼孩子的各种动手动脑能力。
当然,要想让孩子们乐于参加这些活动,让家长支持孩子参加这些活动,还需要更多的配套管理、财物支持甚至政策引导,比如在免费开放的基础上,参与的辅导的工作人员,需要国家给予一定的补贴;比如学校要及时提供各个年龄段学科进度以及知识切入点;比如升学考试中适当纳入社会实践的考试内容……
前期不成熟的时候,可以先实验几个点,在实践中查漏补缺,只要家长和学校看到了孩子确实能在社会实践中有收获,对所学知识有很大帮助,对提高学习成绩大有益处,他们就一定会越来越支持这种活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