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理论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有何不同?
我认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应遵循以下3条基本原则: (1)特色性原则 特色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为此,确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应变能力培养为关键,产学研结合为途径,与时俱进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这是我院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遵循的原则。
(2)实用型原则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充分体现专业岗位的要求,与专业岗位***展紧密相关。以此为原则组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可分为基础实验技能训练平台、专业岗位技能训练平台、专业岗位实践平台三大步进行构建。(3)混合型原则 混合型体现在教师类型的混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混合、教室与实验室的混合等方面,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教室与实验室的界限,打破原来按学科设置实验室的传统布局,对实践教学设施进行重新整合,形成一体化混合实践教学模式。试比较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学的意义?
以皮亚杰、维果斯基等人为代表的认知与相互作用理论都强调的是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教育要发展儿童的天性,丰富儿童多方面的经验,促进和加强儿童与儿童之间、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社会***往。尽管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的理论有许多不同之处,但他们的观点能够相互补充,使我们认识到并促进儿童与儿童之间、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社会***往与相互作用。
维果斯基与皮亚杰关于语言对儿童发展重要性的观点不一致。皮亚杰相信幼小儿童的语言模式主要是自我中心的和未成熟的,这是因为儿童缺乏有意义的沟通的能力。无论是儿童的独白语言还是表达能力,在皮亚杰的理论中都不被视为心理发展的显著指标。相反,维果斯基相信语言发展来自儿童与他人之间的社会交换,即使是早期的独白或呀呀学语,也应该被视为儿童寻求理解以及与外部世界接触联系的有意义的机能。
皮亚杰的理论更看重儿童原有知识和经验的研究,认为教学要符合学生现有水平,在已有基础上通过平衡化来对认知结构进行提升,这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前概念,关注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维果斯基的理论则更强***育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通过教学行为提升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取教学支架帮助学生通过接踵而至的一个个最近发展区,从而达到认知发展的目的。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通常是在了解学情学力(前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引导让学生认知水平得到提高。在这样的教学经验表象下,事实上已然包括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既关注了学生原有认知和经验,又发挥了教学的能动性,搭建教学支架帮助学生通过最近发展区。教师们的经验已经综合应用了二者的理论,并没有偏废其一。所以在教师培训时,不一定全部都要用理论去指导实践,也可以用实践经验来学习理论,老师更容易接受理论,否则越学理论老师们越不知道该如何教学,本来就是如此教学的,还要改什么呢?培训的任务是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应用与实践的能力,不能全盘否定教师的已有经验,理论还需要教师的课堂检验,以选择适合自己学校与学生的教学方式。
为什么说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决策者、组织者、领导者?
指教师从过人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 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也是教师角色转化的核心特征。内活包括两个方面:第-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1)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
(2)教师作为学生唯知识源的地位已不存在。 学生供取知识的渠道是多样化的。
教师不再单纯传投知识,更应该指导学习知识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使之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从传统的教学来看.教学与研究是分离的、脱节的。
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的事情。
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误区。
它有两个明显的弊端:方面,专家学者研究的课题及成果并不一定为教学实际所需要:另方面,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死守旧经验照搬老方法,就没有深化提高的可能。
因此,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