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教育学之间的关系?
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教育不是知识和人之间的事,更不是考卷和人之间的事,教育是人和人之间的事。
大量的教育研究成果表明,学校里的两种关系对孩子乃至参与学习的成人的成长都至关重要。
第一种是同伴关系。在中小学里,同伴关系已经上升为孩子上学的首要理由,孩子往往是因为几个好朋友在同一所学校里才更有动力去上学,他们或者是有同样的运动爱好,或者是同一个学习小组成员等等。而成人教育中的同伴关系,让你有机会认识到优秀的人,从他们身上得到启发、借到力量,砥砺前行。
第二种是师生关系。低年级的孩子常常因为喜欢上一位老师而喜欢上一门学科,高年级的孩子常常因为老师的陪伴与鼓励,于是有了前行的动力,成人教育中的你我可能因为老师的一句「金句」而深受启发。
学校,不仅解决了知识问题,还贡献了关系,汲取了能量。
从李希贵老师的这句话出发,陈龙得出了一个特别朴素的道理: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好了,学生就不可能不好。陈龙说,我们要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和问题一起解决学生。
教育是以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教育对于个体的意义在于,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促进个体意识的觉醒,促进人的社会化;教育对于文化的作用在于它具有独特的功能——对文化的继承、选择、批判和创新。
人,文化,教育三者不能说谁最重要谁先谁后谁优谁劣,他们是整个自然系统的分支,人学、文化学、社会学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小系统。
我们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如何使教育、文化结合起来更好的促进人的发展将是一门新兴学科,将是我们新的思考点
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是哪本书?
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是《教育学》
教育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系的专业基础课。为了解决这门课程的教材问题,我们在1980年曾编写过一本《教育学》。以后在试用过程中,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1982年又对它着手进行修改。1984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学》第一版就是在对前书作了较大修改后,经作者反复讨论的基础上完成的。1984年版在教材体系上作了一些变动,增添了《教育的本质》、《教师和学生》、《智育》等章,对原教材中大部分的内容都做了重写和改写(少数几章除外),主观上力求能反映我国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果。
因材施教教育规律?
因材施教,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而在教育学基础中,因材施教在不同的知识点中会频繁出现,自然也成为了教师招聘考试的考试分析,此处我们进行总结。
在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萌芽阶段,我国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大家——孔子。他坚持仁政,开创私学,提出有教无类等观点,他***三千,针对***不同的性格特点,孔子会以不同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教化。朱熹总结到:夫子施教,各因其材也。这里是第一次出现因材施教,此处在考试中考查比较简单,多以客观题形式出现,题目会直接问孔子教育的特点,选择因材施教即可。但要注意,一定将孔子的观点和《学记》加以区分,因材施教的思想在《学记》中略有体现,但孔子一生都在实践因材施教,所以考题里问到因材施教,孔子和《学记》同时出现,我们选孔子。
个体身心发展有五大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其中个别差异性是指: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所以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此处又出现了因材施教,这里的考查相对灵活,有理解类题目,一般情况下出现对比多考查差异性,比如有的人聪明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这里有两类人的对比,我们更可能选因材施教。
教学是我们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德育是首要工作,而在教学原则和德育原则中都出现了因材施教原则。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一个侧重教学,一个侧重德育,但旨趣是一致的,即所谓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此处的考查相对前面会更复杂,一方面会考到概念的识记与理解,另一方面还会侧重原则使用中的注意事项,这种考法多见于多选题和简答题,我们备考中需要加强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