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传统艺术带进初中课堂会怎样?比如:京剧、相声?
老姚191先生:非常支持您大胆的设想!不过,传统的京戏和相声的课程,在初中是晚一些,基本知识与基本功的训練,如果,建立在小学会更适当吧?问题是我们的建议,上级领导机关会採纳吗?谢谢您。
首先不会怎样,其一,冰冻非一日之寒,自古没有速成法,看过张国荣版霸王别姬的都懂得。反之,短时间内只学其表,不如不学。其二,应试教育下加入京剧相声等表演类学科,初中五四制度、六三制度就得延长,在以传统教育为主的教纲不变的基础上,时间上是不允许的。其三,中国的传统文化,涵盖的面很广,如果非要加,可以加像三字经、***规、易经等教化开导类传统文学项。总之,下一代同样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积淀者,在祖国未强大到世界第一、拥有万国来朝实力之前,还得以学习原有科目,树立正确三观,选择推动国家进步的学习方向。切勿贪图享乐,误国误民!
如果真的把传统京剧和相声引入初中课程,学生不用学什么数理化了,京剧和相声的基本功就够学生们忙活了。最可怕的是,学生们基本功没学好,春典学的溜溜的,那满大街流行的都是春典普通话了。
这个建议挺好的,传统文化进校园,让孩子们从小有所接触,对其今后成长有很好的引领作用。孩童时代的启迪印象最为深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瑰宝需要传承,也一定会让孩子们喜欢上的。
说说我的看法:
1:现在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们无暇顾及文化课以外的内容,戏剧、曲艺进课堂,正好让孩子们有个放松的渠道,传统文化得不到普及,那些西方文化就会大行其道,其实这是个很危险的信号。
2:剧目选择上应多方面考虑、筛选,挑选那些轻松愉快、具有积极向上意义、充满正能量的、能被学生年龄接受的段子,在音乐课、素质教育课上展现给孩子们。
3:通过对传统艺术的亲身接触,有兴趣的孩子可以加以个别辅导,兴趣不大的普及、观摩、欣赏一下也是好的。比如通过成立“兴趣小组”一类的爱好群体,在班里、学校的文艺汇演中施展才华,一次成功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也许会出现新的“七龄童”。
4:不论是京剧还是相声,通过进课堂的普及,其实也为自己的艺术培养了潜在的观众群,有天赋的有可能成为今后的演员,天赋不足的最起码可以看懂、听懂,不会像目前的大多数年轻人,对传统艺术的基本评价就是三个字:“听不懂”。
5:通过对艺术的直观接触,可以打开孩子们的视野,开阔眼界,综合素质的提高,对文化课的学习也有着很大的促进,提高了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6:西方文化涌进国内,不过是开放后几十年的时间,但其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影响却是巨大的。这里既有西方文化具有强***的因素,也有我们对这一趋势听之任之的原因,从上到下的忙“经济”,没有做到“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硬”,从现在做起,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明扬51,个人浅见,欢迎指正,期待关注。
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大纲里不可能列入专业艺术课程,如果那样做,有可能京剧、相声等发达了,而文化基础课学不好了,顾此失彼,不利于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严重的话可能影响国家发展战略。
请问,是伯乐重要,还是千里马重要?谈谈你的看法?
千里马虽然是根本,但是伯乐更重要!
所以有一句话说的好,慧眼识英雄!
这慧眼不就是伯乐吗?不然你拉一辈子车也未尝不可,所以,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自古有多少能人异士埋没风尘,庸庸碌碌一生而没。
想想看,到底是伯乐重要,还是千里马重要?三国的庞士元,长相丑陋,可是内秀无比,和诸葛亮比肩的人物,投奔谁的无人要!虽有举荐信他也不用,张飞看其才能过人喜之举荐,加之举荐信,刘备才重用之,虽英年早逝,但才不输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