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看待「中小学生减负、大学生加压」的建议?这一建议能扭转「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吗?
- 大家怎么看待中小学里普遍存在的美术、音乐、体育、社会实践等课程被挪用现象?
- 科技部、教育部废除SCI论文数量至上,你怎么看?
如何看待「中小学生减负、大学生加压」的建议?这一建议能扭转「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吗?
大学若能宽进严出,中小学的“负”便可不减而减,大学的“负”不需要别人加,他自己就会加。那时,不学者自然给善学、爱学者“倒地方”,那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培养真正的人才,且避免高等教育***的浪费。
玩命的中学,是因为有高考选拔制度的存在,分数定输赢,中学生减压的建议很好,但是前提是高考的改革,相对公平的高考制度是穷人的出路。大学看似轻松,其实也不快乐,毕业面临的是找工作的压力,还有待遇的问题。
高考制度的存在,没有减压,只有加压
我在农村长大,家里不富裕,没有条件学钢琴,学舞蹈,甚至还没有读过幼儿园。穷人的唯一出路是努力学习,强迫自己加压,争取在高考考到好的分数,获取一张好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中小学生减负的建议是好,但是这个前提是高考的改革,我们真正在乎的不是压力,在乎的是教育***的分配和将来的命运。
大学并不快乐
大学的压力来自就业和薪资的压力,如果想要获得一份薪资不错的工作,就要努力学习技能,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来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大学的学习更多以自学为主,老师只是***,一点都不比中学小学容易。大学生本来压力就大,还需要加压吗?
结语
人们在乎的根本不在加压或者减压的问题上,人们在乎的是教育***的分配,和就业的问题,如果教育***分配合理公平,就业薪资丰厚,上学的压力大一点又何妨?
这不知道是哪个专家提出的建议,在提建议之前能不能先了解下国内当前的教育生态?
现在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确实比较重,但如何减负从哪里入手?减负之后会不会引起家长的强烈反弹?
这些问题都应该考虑。
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一线老师,当然希望中小学减负,减负之后,学生的负担减轻了,家长的负担轻了,老师的负担自然也轻了。
但实际上真的能减负吗?真的能全面推广素质教育吗?
如果真的开始全面减负,学生的学业成绩会立马大幅度的下滑,学校的升学率就没办法保证。
如果当地没有一所知名高中,没有一所升学率特别高的中小学,家长会比现在更加焦虑。
孩子的课业负担比较重,并不是孩子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孩子们特别爱学习,也并不是因为学校的老师们认为,孩子们“玩命”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就能有一个比较好的前途,而是因为我们的每一个家长都担心孩子会过得不如自己,每一个家长都觉得自己有义务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教育条件,让孩子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不论是在一线城市还是四五线城市,给孩子报各种课外辅导班,培养孩子的业余兴趣,已经成为家庭教育的“常态”。
我不反对大学加压,但要教育部配套相关政策和法规。中小学减负在当前就是个伪命题,学校减负只能给学生和家庭增加更大的负担,私立学校和社会补习机构会赚的盆满钵满。这些年减负文件也下了不少,管用了吗?是不是更累了?拍脑瓜的胡改政策可能更有害。大学宽进严出,不全国考试,那么谁能够进名校?这更加剧了权钱在学生择校的比重,加深了社会固化,截断了底层上升渠道,对国家未来半点好处也没有。
中小学生如果真正减负应当是学校延长学生在校时间,组织人好辅导培训班各类兴趣班的学习,而不是学生在校六小时然后让家长将孩子送到校外辅导培训班或兴趣班去学习,这不仅仅是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浪费了学生许多宝贵时间,同时家也在培养孩子上花费了更多的时间精力,尤其是孩子参加各类辅导培训兴趣班的费用压得家长直不腰,这才是教育部门应当解决的实实在在的问题,这才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应当的好事实事,而不是口头讲素质教育实际都在应试教育唯升学率上下足功夫,让孩子受伤害。
大家怎么看待中小学里普遍存在的美术、音乐、体育、社会实践等课程被挪用现象?
为什么会换成上主科?最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是分数,因为主科的成绩是很多教师和家长都十分关注的,换句话说,大家在评论一个学校的好坏、一个教师的成绩时,最多参照的就是成绩,而这也促使主科教师去占课。
对艺术类课程的不重视。很多教师、学校、家长对于艺术类课程都是抱着可有可无的想法,当然,这个观念正在逐渐的被转变。但这是发展的时间问题,现阶段来看,这些艺术课程仍旧被我们看做是科任课来对待。
对这类课程的不擅长,对于中小学校,很缺少专业教师,经常是班主任或是主科教师来上这类艺术课,不会上、没经验,到最后就变成了上主科。
一点拙见,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我国的应试教育决定了很多学校都有类似的现象,大多数的美术体育,劳动音乐等课程被认为是副课,即在升学考试中没有算入分数,与学生的升学没有产生直接的关系,于是很多学校就认为美术体育音乐等课程不是必修[_a***_],但是在国家的宏观政策中有明确规定,这些课必须要去上,所以就出现在课表里面,然后很多的学校就会出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课表上的科目明明是排在课表上,却被大量的语文数学,英语等所谓的主课所占领,甚至课表上出现的美术音乐课,在学校内都没有相应的师资力量。这是目前大多数乡村学校或四五线小县城普遍发生的情况,在大城市相对来说会好一些。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主要有旗下几个原因,第一语文,数学英语被明确纳入中高考的学科,他们的分数直接决定了,他们能选选什么学校直接制定的,以后自己的就业等等,美术和音乐没有这样的同等地位。第二,美术音乐老师的培养师资是严重匮乏。 由于历史的原因导致了我国美术音乐等教学人才的匮乏,直接导致了很多学校师资力量的不够。第三,由于很多家长对美术音乐等学科的认识不足,他们普遍认为美术音乐等学科将来不能很好的就业,所以比较反对自己的孩子,更多的经历时间去学习美术,音乐等,甚至认为美术和音乐的学习会影响他们的主课的时间的投入,同时也比较反对自己的孩子,将来从事美术和音乐这样的工作认为工作不是很稳定,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
现在在部分学校还在认为美术、音乐、体育、社会实践课是副课,因为不参加中考。说来说去还是分数这根指挥棒在作怪,因为这几门课程不算平常的考试分数内,因此就不太重视了。几年前国家就发文了,让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要开足开全课程,但好多年了还是没引起学校重视,特备是偏远的农村学校,由于这方面的教师短缺更是不能开设这类课程。虽然安排课时但大多被其他课时占用。
这个问题很普遍,也很棘手,主要还是与我国的教育体制有关,不改变应试教育的制度,占用美术,体育,音乐等相关课程的现象还会长期存在。
虽然国家层面一再强调素质教育,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部门也不断在调整美术等相关课程的比重,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升学率及各种排名逼得学校不得不以成绩论英雄。成绩的高低,与奖金,名誉,级别,资历息息相关。
所以,想改变这种长期占用其他课程的积习,需要从根本的制度上着手,如果考评是按照综合成绩评分来进行,这种状况将不攻自破。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尖锐,也是客观存在,每个孩子包括我们自己在上学的时候都会发现我们的课程仿佛只有语文和数学,现在的课程只有语文数学和英语,其他的课程呢,不知不觉的丢了也没丢多远,其实就丢到了语文数学课上去了。
挪用一些课程变成语文数学英语,这是我们现在的考核机制所决定的,如果我们把体育作为一个重中之重的话,那么体育就不会被其他的课程占用,如果我们把美术和音乐也同等对待的话,他们也不会被占用,结果呢,现在的体育音乐,美术这些课程几乎可以不算分,而语文数学英语对于孩子来讲对于家庭来讲,那才是最重要的。
不是有趋利性的,既然最重要的东西肯定要多付出时间,对于小学阶段的学习来讲,最重要的就是语数英,所以其他的课程都可以占用,关键的时候可以放弃。
不管你理解还是不理解,这种状况在全国都存在,哪怕是在一线二线的城市也是存在的,无非他们的课程显得更正常一些,因为他们的语文数学,英语都是专职的,而音乐,体育美术这些课程也是专职老师,所以他们的上课比较正常,这保证了,课程都可以按照课程标准来进行,而对于广大的农村或者落后一点的教育来讲,英语,美术,体育这样的一些课程,往往是由语文数学英语老师所担任的,这就为他们的课堂变成其他的课程提供了一种方便。
解决这个问题,还是需要学校作出努力。课程占用这才是唯一的保障方式,其他没有思路。
科技部、教育部废除SCI论文数量至上,你怎么看?
一,论文本身并没有问题,高质量的论文代表了一个人对问题的思考深度和研究深度,并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供研究者交流,这是世界通行法则,本身没问题。问题是导致很多人为写而写,注水严重,质量低劣。所以我们的论文产量世界第一,被引用率世界垫底。
二,建立论文质量评估体系。建立权威学术评估机构,评估期刊杂志文章水平,杂志收文应文责自负,文章水平低直接降级或取消。
三,对学术***零容忍。抄袭者取消学历和职务并公布于众,使其身败名裂。重复研究或水平低劣者降低职称,限制发文和申请课题。必须严打,学术***零容忍。
四,建立新的综合性评估机制。不单单看论文,更要看其产生的社会效益,综合考量!
环化生材,四大名专业,大家都知道吧,就是环境,化学,生物,材料,四大名牌专业,大家都知道,你大学要是学了这四大专业,毕业基本上都瞪眼,毕业找不到工作,不论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
当然如果你是北大清华这类名校毕业也能混口饭吃,不过,收入不如人家二本计算机。
不过垃圾专业环化生材,却是各个大学的宝贝,为啥?因为这些专业,最容易***文,最容易发SCI,也最容易发NSC(nature,science,cell)三大顶级期刊。
这些专业***文,那sci刷的叫一个多,影响因子叫一个高啊。因此把整个大学的科研风气全带坏了。
近期科技部《关于规范高等院校 SCI 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 以及最近教育部、科技部出台了关于《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文件,希望科研工作者重视科研工作质量,而不是关注科研论文数量;多将好的学术成果发表在国内期刊,摒弃SCI期刊至上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