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老师误将收礼账单发到群里,其收家长的钱教师是犯罪吗?
小学老师把收礼账单发到群里,究竟是误发还是有意的?她有没有提醒没送礼家长的嫌疑?身为老师这么做,已经有损教师的形象了!已经不适合再从事教师的工作了。
是不是属于犯罪?得看他收受金额大小,如果只收到蛋糕和鲜花,应该构不成犯罪;如果金额巨大,可能会涉嫌***。
一个“钱”字,千万别玷污了校园这么美好的地方,它是孩子们心灵最纯净的地方,应该有的是朗朗的读书声,和孩子们快乐的笑容,健康快乐成长才是人生的第一步!
不过教师节的时候,孩子们可以送给老师一张贺卡,祝老师节日快乐!我家儿子每年都会收到很大贺卡,他总是好好地保存着。
你如何理解教育部最新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
不找到根本原因盲目的去解决问题永远也解决不了问题,因为我们不能确定家长和孩子们会不会冲着读师范可以省那几个钱来替自己重新规划人生,其实只要真正让教师这份职业成为全社会尊重而且羡慕的职业,何愁师范院校招不到学生。
谢老铁邀请,我认为教育部这一举措,对前决中小学教师短缺问题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治本之策。
解决教育问题的关键是教师,不是教学楼,投入逐年增多,但是要把投入用到刀刃上。
免费师范生,只是把一部分家庭困难的孩子,暂时吸引进了教育,这些孩子可能有一部分会成长为未来教育部门骨干,但也有很大一部分,特别是沒有教育情怀的孩子,会心有不甘,或许违约,或许转行。
真正解决教育问题,在此基础之,提高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和幸福感。
具体措施,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有许多,关键是查一查地方上是否落实!落实!
教师职业真有吸引力,不用免费,照样报考得人不少。
谢邀作答:我们知道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其实每一个社会发展阶段,往往倡导什么最追拍切的时候,所倡导的东西就是最为最缺少的,所以师范大学生实现公费教育,说明现实社会人们对教育缺乏重视,某种意义上说是教育出现下滑,所以实施公费教育,这是国家出于战略考虑的政策,当然也是值得人们深思。
从免费师范生调整为公费师范生,主要的用意是进一步增加公费师范生的吸引力,提高学生读公费师范专业的荣誉感——以前,免费师范生政策,给很多人的感觉是针对贫困学生、农村生,调整为公费师范生,会避免这种误读,但是,要真正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公费师范生,并愿意一直从教,必须提高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平心而论,目前教师职业,还缺乏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公费师范生的服务期从以前的10年缩短为6年,这有不同的解读。一种解读是,服务期缩短,报考公费师范生的顾虑会减少——大不了毕业后服务6年,这种解读,是基于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而言。而另一种解读是,服务期缩短,显示了***部门通过提高教师职业本身的吸引力,来留住公费师范生的决心,即便没有服务期约束,公费师范生也乐于从教。而不同的解读,都指向教师职业吸引力。实施公费师范生政策,并不会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能以为实施公费师范生政策,就能解决教师职业吸引力问题。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的重点,是切实保障教师的待遇和权利。
其实,我国从实施免费师范生以来,这一政策一直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就是不提高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实施免费师范生政策,对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尤其是建设乡村教师队伍,作用不大。毕竟,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最大的问题是中坚力量流失,而这一问题,是难以通过培养计划解决的。所以,推进公费师范生政策,只是着力给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但是,要让教育肌体充满活力,必须抓住根本问题,切实提高教师职业的荣誉感。
昨天对此发了一个微头条,我总体认为从免费师范生改为公费师范生,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的问题,更不能解决乡村教育全面落后的局面。
出台公费教育实施办法有其积极意义,从制度层面是对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完善和补充,从实施层面是对各高校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各地方规范操作、保障编制,保证公费毕业生权益的纲领和依据。
昨天有网友抨击我说六所实施公费教育的师范院校至少是211院校,怎么还不是优秀人才。其实我从未说过填报公费教育院校的学生不优秀,我所说的是六所院校,即使是后面还会有院校加入,但又能招多少学生?这些学生即使全部都加入教师队伍,对于庞大的教育系统那只是沧海一粟、杯水车薪。我们需要的不是万绿丛中一点红,而是红花开遍山野。
这个暑假参加了两次教师招录面试,一次特岗,一次省招,一次我组55名考生2名男生,一次30名考生1名男生,近年来县级招聘男生比例只有5%左右,这是正常现象?而且可以了解一些,报考师范院校的考生有多少是出自自愿的,又有多少毕业后义无反顾地加入教师队伍的?
昨天写微头条时突发奇想,与其搞公费教育,还不如对于师范类学生,在编制缺口内定招生***,愿意能回乡村做教师的毕业生,直接给予编制(相当于原来的分配工作)。要知道对于现在的家长,除了是真的贫困,没有家长为省钱让孩子参加公费教育的,而在如今就业压力如此大的情况下,一进行大学,就业就有着落,对家长和学生的吸引力应该是够大的。
而且现在有省份有了这样的政策,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这说明我所想的也不是妄想。说到定向培养,一直没想明白的是,为什么不给高中毕业生多些指标,招那么多初中毕业生干嘛?这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做法?
不管是前期的“银龄***”,还是“公费教育”的升级,都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行动,但作为一名基层教师的感觉,这仿佛是在隔靴抓痒。
更多教育观点、教学经验、学习***、教育技术,敬请关注“轻风教育”。
老师能收家长送的土特产吗?拒绝,给家长感觉“不近人情”;不拒绝,算违规吗?
老师能收家长送的土特产吗?拒绝,给家长感觉“不近人情”;不拒绝,算违规吗?绝对不能收家长送的土特产。不拒绝,当然算违规。如果家长真地敢送,老师真地不能要!关于收礼是否违规,在教育部教监[2014]4号文件中有明确[_a***_]。关于如何更好地解决“老师能否收礼?”问题,我来具体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在教育部教监[2014]4号文件中,教育部关于印发《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的通知中,就非常明确地指出: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六条规定。
家长给老师送土特产,一定是有求于老师,或者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如果是在老师职责范围内的事情,需要老师给予帮助解决,是不需要送礼的;如果是超出老师的职责范围,一定是不合规或不合情理的事情,老师坚决不能收礼。
老师,只能教书育人。面对每位学生,都应一视同仁,尽自己教书育人的职责。
老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应主动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教师,应当自觉抵制有损师德师风的事情发生,时刻维护自己的师道尊严。
大多数学生都属于未成年人,他们需要接受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教育。关于家长给老师“送土特产”的事情,迟早要被学生知道。这样会不会导致学生不专心上课?会不会让学生误以为“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就可以在学校恣意妄为?
家长和老师,作为学生的亲人和教育者,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不送礼,也能让老师在职责范围内爱护、教导学生,给学生良好的学校教育,这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